超微(超微月季)

频道:电子元器件 日期: 浏览:299

超微

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分享超微(超微月季)

目录·AMD CPU年表
·产品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产品线
·中央处理器
·芯片组
·显示内核
·晶圆生产线
·与英特尔的官司
·与台积电的合作
超微半导体公司(英语: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简称AMD)是一家专注于微处理器设计和生产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内森尼韦尔。AMD为电脑、通信及消费电子市场供应各种集成电路产品,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闪存、芯片组以及其他半导体技术。公司的主要设计及研究所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主要生产设施位于德国,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地设有测试中心。


AMD是目前唯一可与Intel匹敌的CPU厂商。AMD出品之K7中期之后的CPU之特点是以较低的内核时钟频率频率产生相对上较高的运算效率,也开始使用PR值来标定产品效能。但低级Duron仍以时钟频率标定,而且其主频通常会比同效能的Inte CPU低1GHz左右。自从Athlon XP上市以来,AMD与Intel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而在2003年时AMD抢先于Intel之前发表了具有64位的Athlon 64,使得AMD的技术已经与Intel相当,或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Intel。


2005年4月22日,AMD领先于Intel率先发布了拥有两个内核的Opteron处理器,(当然还是远远落后于IBM于2001年发布的POWER4双核处理器,)随后又推出了面向主流消费市场的Athlon 64 X2,该系列产品与Intel推出的Core 2系列改良版双内核处理器,是目前PC用CPU里面效能最佳的两套系统。而由于两家厂商目前都已以多内核系统作为新产品的开发主轴,使得AMD的Athlon 64 FX-57 2.8GHz成为世界上效能最高的零售单内核中央处理器(时钟频率最快的零售处理器则是Intel Pentium 4 580 3.8GHz,而其他效能更高的产品都是采用多内核架构)。


现在AMD也推出K10架构的Phenom四内核处理器来与Intel的Core 2 Quad处理器竞争。


另外,AMD于2006年7月24日(GMT+8)宣布以54亿美元全面并购ATi,合并后的AMD成为一家同时拥有CPU和GPU等生产技术的半导体公司。2008年10月8日,AMD宣布分拆成两家公司,一家专注于处理器设计,另一家负责生产。[1]

AMD 年表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1970年,Am2501开发完成。

1972年9月,开始生产晶圆,同年发行股票。

1973年1月,第一个生产基地落成在马来西亚。

1975年,AM9102进入RAM市场。

1976年,与Intel公司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77年,与西门子公司创建AMC公司。

1978年,一个组装生产基地的落成在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营业额达1亿美元。

1979年,股票在纽约上市,奥斯丁生产基地落成。

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于建造航天飞机,同年决定与Intel公司扩大合作。

1982年,新式生产线(MMP)开始投入使用。

1983年,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推出INT.STD.1000质量标准。

1984年,曼谷生产基地建设并扩建奥斯丁工厂。

1985年,被列入财富500强。同年启动自由芯片计划。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员。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产CMOS芯片,4月向INTEL提起诉讼,这场官司持续5年,以AMD胜诉告终。

1988年10月,SDC基地开始动工。

1990年5月,Rich Previte成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91年3月,生产AM386 CPU。

1992年2月,AMD对Intel法律诉讼结束,AMD胜诉,获得生产386处理器的资格。

1993年4月,开始生产闪存,同月,推出AM486

1994年1月,AMD与康柏公司合作,并供应AM485型 CPU。

1995年,Fab 25建成。

1996年,AMD收购NexGen。

1997年,AMD-K6出品。

1998年,K7处理器发布。

1999年,Athlon(速龙)处理器问世。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销售记录,同年Fab 30开始投入生产。

2001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双处理器。

2002年,AMD收购Alchemy Semiconductor。

2003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Opteron(皓龙)处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级的64位微处理器。

2005年,AMD叫阵英特尔要求在新加坡举办双核比试,AMD以Socket 939登报围剿英特尔发出双核决斗挑战。

2006年,AMD发布了Socket AM2,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

2006年7月24日,AMD收购ATi。

2007年9月10日,K10处理器发布。

·AMD CPU年表Top

1989年,Am386SX/DX

1993年,Am486

1993年,805_x86

1996年,K5

1997年4月,K6

1998年,K6-ii

1999年2月,K6-iii

1999年6月,K7 Athlon

2001年10月,K7 Palomino 内核 Athlon XP

2002年11月,K7 Barton 内核 Athlon XP

2004年6月,K8 Socket 939 Athlon 64

2004年7月,K8 Sempron

2004年9月,K8 Socket 754 Athlon 64, Socket 940 Athlon 64 FX

2005年3月,K8 Socket 754 Turion 64

2005年4月,K8 Athlon 64 X2 Dual-core

2006年5月,K8 Socket AM2 Athlon 64, Socket S1 Turion 64 X2

2006年8月,K8 Socket F(1207) Opteron

2007年9月10日,K10 Opteron

2007年11月20日,K10 Socket AM2+ Phenom

2009年1月8日,K10 Socket AM2+ Phenom II

2009年2月,K10 Socket AM3 Phenom II

·产品发展过程Top

1982年2月,AMD与Intel签约,成为得到许可的8086与8088制造业者和第二货源生产商。 IBM要用Intel 8088在他们的IBM PC,但是IBM当时的政策要求他们所使用的芯片至少要有两个货源。在同样的安排下,AMD之后生产80286。但是在1986年,Intel撤回了这个协定,拒绝传达i386的技术详情。由于PC clone市场的流行与增长,Intel可以依照自己的规格来制造CPU,而不是依照IBM规格。

AMD告Intel毁约,仲裁判AMD胜诉。但是Intel对此提出上诉。接下来,长期的法庭战争在1994年结束。加州最高法院判AMD胜诉,要Intel赔超过10亿美元的赔偿金。后来的法庭战争聚集在AMD是否有权利使用Intel派生的微程序。裁决没有明显的偏向任何一方。在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情况,AMD被迫开发“防尘室版”的Intel编码。他们的方式是:一组工程师描述编码的功能,另一组在没有参考原码的情况下,自行开发拥有同样功能的微程序。

1991年,AMD发布Am386,Intel 80386的克隆版。AMD在一年以内就销售了100万只芯片。AMD接下来在1993年发布Am486。两者都以低廉过Intel版本的价格销售。很多OEM,包括Compaq都使用Am486。由于电脑工业生产周期的缩短,逆向工程Intel产品的策略令AMD越来越难继续生存下去。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技术将一直落在Intel的后头。因此,他们开始开发他们自己的微处理器。


AMD处理器产品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超微(超微月季)


·第一阶段Top

80486至K6阶段。初期的产品策略主要是以较低廉的产品价格为诉求,虽然最高性能不如同期的Intel产品,但却拥有较佳的价格性能比。



·第二阶段Top

K7阶段。K7的性能尤其是在浮点运算能力方面,受到不少DIY(自行组装计算机)用户的欢迎。由于相对于Intel,AMD对于CPU的倍频锁定限制较松,因此广受许多超频用户的欢迎。但也由于缺乏过热保护,超频过度的K7系列CPU有较高的烧毁风险,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稳定度的信心偏低。



·第三阶段Top

K8阶段。由于率先于Intel之前优先投入64位CPU的市场,使得AMD在64位CPU的领域有比较早发展的优势,此阶段的AMD产品仍采取了一贯的低主频高性能策略,解决因为电气性能有限导致CPU不稳定和发热量、耗电功率过大的问题,并导入使用IBM开发的SOI技术,使得K8相较同期Intel公司的P4处理器相同性能上有较低的功耗。



·第四阶段Top

K10阶段,由于本地四内核的设计复杂,加上电路设计Bug。导致AMD初期B2内核步进的Opteron(Barcelon)和Phenom(Agena)效能不彰,时钟频率提升困难。为此AMD特别发布解决B2内核步进BUG的Patch,名称为“TLB Patch”。AMD接下来还将发布解决TLB Bug问题的B3内核步进,可使AMD K10处理器的整体效能再提升15%。



·第五阶段Top

K10.5阶段,AMD在2007年5月已完成45nm的SRAM晶圆生产,10月宣布45nm的处理器开始试产。AMD的45nm处理器在德国德累斯顿300mm晶圆厂Fab 36生产,生产制程由AMD与IBM合作开发。譬如沉浸平版印刷术、AMD第四代SOI、Ultra-Low-K等,与Intel的有所不同。AMD认为,即使没有High-K、金属栅极技术也能顺利步入45nm时代,并不是必要的,不过到了32nm就是必需的了。此番展示的处理器包括服务器版本“Shanghai”和桌面版本“Deneb”,均为高端四内核型号。AMD在2008年10月正式发布45nm处理器,首先推出的是“Shanghai”,接下来将推出6内核 Opteron ,代号“Istanbul”,仍使用Socket F脚位,2009年上半年推出AMD第三代Opteron平台,改用Socket G34脚位,推出代号“San Paulo”的6内核 Opteron,将支持DDR3存储器与HyperTransport3.0协议,还会推出12内核 Opteron,代号为“Magny-Cours”



·产品线Top
·中央处理器Top


AMD投资广告经费,在欣欣客运的COMPUTEX展馆接驳车上AMD的产品线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Geode 属于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专门使用于嵌入式平台、移动设备和Thin Client

超微(超微月季)

Sempron 属于较低级配备,单/双内核技术,效能与时钟频率较差,但温度相对低很多

Athlon 64 属于单内核技术,适用于中低级用户

Athlon X2 属于双内核技术,适用于要处理多任务作业的用户

Turion 64 属于单内核技术,专门用于一般移动市场

Turion 64 X2 属于双内核技术,专门用于高效能移动市场

Athlon 64 FX 属于单/双内核技术,运行效能较高,对多媒体处理、3D游戏,FX系列是最佳的选择

Phenom 属于三/四内核技术,为 AMD 近期推出的产品

Phenom II 属于三/四内核技术,为 AMD 最新推出的产品

Opteron 属于单/双/四内核技术,专门用于高效能服务器产品

·芯片组Top

在1999年,AMD发布了K7处理器。由于使用与Intel处理器不同的Slot A接口,所以AMD制造了自家的芯片组配合之。第一款芯片组是AMD-750,支持SDRAM和AGP接口。该芯片组亦支持双处理器[2]。在AMD收购ATI后,AMD得到了ATI的芯片组技术。推出集成式芯片组,例如AMD 690G芯片组。亦将原有的ATI芯片组产品正名为AMD产品。



·显示内核Top

AMD于2006年7月24日(GMT+8)宣布以54亿美元全面并购ATi,到2006年7月底并购工作已经开始,原ATi的研发中心都已开始人事变动,AMD和ATi在等待来自联邦法院的裁决,认定该兼并生效。这次收购令AMD取得显示内核技术。

2008年8月,AMD与Broadcom达成协议,后者会收购AMD的数字电视芯片业务。包括Xilleon集成处理器和Theater数字电视处理器。[3]



·晶圆生产线Top

AMD以自家的晶圆厂生产处理器,每间晶圆厂均以“FAB x”命名(x为数字,代表生产设施启用与AMD创立的相隔年份),例如FAB 36是一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AMD晶圆厂,于2005年开幕。



·与英特尔的官司Top

AMD与原伙伴兼x86指令集创始者英特尔有着一段持续颇长的官司,2005年,AMD于日本指控英特尔违反当地的反垄断法并胜诉,又在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控告英特尔以秘密回赠、特惠、威胁等手段企图把AMD的处理器挤出国际市场。除此之外,AMD亦向戴尔、微软、IBM、HP、SONY、Toshiba等厂商发出传票。

近期AMD又对英特尔就即时通信软件Skype问题作出指控,Skype 2.0版加入十人电话会议,但只提供予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用者,AMD双核处理器用者会被排挤,不能使用此功能。英特尔承认曾以金钱收买Skype,使该功能限供自家产品用者。事实上,人们怀疑此功能应可同时用在两家公司的处理器上,并通过黑客的破解档证实此说法。



·与台积电的合作Top

AMD与台积电(TSMC)达成CPU代工协议,最快可能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末进行代工量产,首批代工的处理器为45nm Fusion处理器。AMD处理器制程将分为SOI与Bulk CMOS两派,SOI制程保持与IBM、特许半导体的合作,而Bulk CMOS则选择了台积电,以扭转获利与市占率。



关键词:超微月季